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藏品資訊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6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7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8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9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10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1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1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13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14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藏品圖,第15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
  • 編號
    • 編 目 號:AH010225
  • 主題
    • 關鍵字:財團法人私立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捐贈
    • 分類1:偶戲
    • 分類2:布袋戲
  • 名稱
    • 登錄名稱: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
    • 中文 名稱:布袋戲道具-桌(含文具)
  • -數量-
    • 單 位:
    • 數 量:1
  • 材質
    • 材質描述:木、織品
  • 尺寸/度量
    • :216  mm
    • :133  mm
    • :221  mm
  • 內容/意義
    • 背景說明:布袋戲為中國偶戲的一種,也是傳統戲曲藝術的一環。相關記載始於清朝時期,並自福建閩南地區流傳開來。布袋戲表演時由演師站於戲台上,將戲偶套在手掌上演出,因此又稱為「掌中戲」。演出劇情多爲中國傳統章回小說或民間故事,演師根據劇情說唱口白,並搭配後場音樂演出。
      布袋戲傳至臺灣後備受民眾喜愛,除了傳統的演出模式,漸漸發展出自己的劇本、後場、舞台效果等,進而演變成「金光布袋戲」、「電視布袋戲」等別具特色的模樣。布袋戲偶是由木製偶頭、布製內體加上木製手腳作為偶人,演出時依劇情與角色需要更換服飾、盔帽、道具等,戲偶造型充滿創意,演出內容易於發揮想像力,是靈活性很高的表演藝術。
      布袋戲的道具通常等比例縮小,使得外型小巧可愛,具體而微。道具的功能主要在於表現劇中人物的身分、地位、性格,或依據劇情進展需求,表現情境。布袋戲的道具與許多傳統戲劇相似,多利用道具的象徵意義來表現情境或人物狀態,惟動物偶因能製作呈現,騎馬動作則可以直接模擬表現。
  • -備註-
    • 備 註:
      1.財團法人私立西田社布袋戲基金會偶戲文物捐贈案
      2.西田社登錄號:1219001-3
    • 參考資料: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硏究中心執行編輯,1996。布袋戲・布袋戲圖錄。臺北:教育部。
  • 藏品典藏資訊
    • 取得方式:捐贈/贈送
    • 到館日期:2019/05/18